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近日,又一家民营企业借助“绿色通道”机制在新三板挂牌亮相,成为第四家循此路径实现从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快速进阶新三板的企业。
记者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简称“北股交”)了解到,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运行不到两年,已吸引约550家企业上板,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3%。仅去年一年,就有165家专板企业揽获私募融资超150亿元。依托精准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机制,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正加速打造创新型企业成长跃升的新高地。
聚能优质民企
演绎新三板挂牌加速度
3月28日,北京金史密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史密斯”)通过全国股转公司审核。对于这家致力于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智能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公司而言,通过三四板市场间的“绿色通道”对接机制快速登陆新三板,无疑获得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与发展空间,让“金史密斯”这个室内健身器材出海第一品牌开启了全新发展篇章。
在金史密斯之前,已有三家专板培育层企业因“绿色通道”机制按下挂牌“快进键”:
2023年12月,北京中科仙络智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功挂牌新三板,从受理申请到审核通过仅用时25个交易日;
2024年1月,全国股转公司公告北京德美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同意挂牌函,从2023年11月30日挂牌申请受理到2024年1月12日挂牌审核通过,共用时31个交易日;
2024年8月,北京合众伟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受惠于“绿色通道”机制实现新三板挂牌。通过这一对接机制,全国股转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受理与审核工作,缩短审核时限。
“提速”的背后是“提质”。据介绍,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以来,北股交从多个维度开展专板建设运营,安排专业团队、专属顾问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民营企业做好辅导,通过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便利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优质民营企业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进程。
“我们采取了多种培育手段,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比如关于公司规范治理、税务规范管理等,涉及方方面面,帮助创新型民营企业提高规范发展意识。我们还组织企业走进交易所,让他们提前接触资本市场,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则和要求。”北股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股交根据企业特点,开展上市可行性分析、资本市场合规培育等服务,帮助企业厘清上市问题,降低上市时间和经济成本。
深掘民企优势
逐鹿“专精特新”赛道
在工信部去年9月公示的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有18家企业为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企业。从18家企业行业分布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7家,占比38.9%;制造业企业6家,占比3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家,占比27.8%。
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就是上述18家企业中的一员,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是国内化合物半导体加工磨抛设备的先行者之一。登陆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后,企业稳步蜕变,实现了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跃升。同时,公司还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引入华为哈勃作为公司的战略投资人,2024年初完成B+轮融资,投前估值25亿元。
“开板以来不到两年时间,专板企业数量突破500家,九成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六七成是专精特新企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表示,北股交近年来持续探索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帮助更多优质的民营企业快速跻身“专精特新”行列。
“我们自研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只需输入企业的发展情况指标,就能直观地判断出其是否符合创新性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标准,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实现企业梯度培育。”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今年2月发布了《北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在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方面,企业进入专板首次被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特色化指标”中进一步明确,已进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可获得加分奖励。
拓宽融资途径
百余企业去年私募融资超150亿
在创新型民营企业的发展蓝图中,实现股权融资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这类企业而言,股权融资不仅是扩充资金流、缓解运营压力的关键手段,更是撬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拓展市场版图的有力杠杆。
数据显示,2024年,165家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揽获私募融资超150亿元。从融资金额分布看,获得融资较多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产业、医药健康、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行业,分别为38.18亿元、37.87亿元和21.23亿元,整体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其中,平均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所在行业企业,分别为1.33亿元、1.17亿元和0.84亿元。
单笔融资过亿元的“大手笔”案例频频出现。2024年6月24日,专板企业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C1轮融资,正式成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表示,北股交经常组织路演,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为他们提供与银行、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等机构的接触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帮助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得以与投资机构就企业规范发展等问题进行沟通,营造出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此外,北股交还持续提升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功能,并于不久前完成了第100单认股权登记业务。据介绍,认股权已逐渐发展成为“投贷联动”业务中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破解早期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股交作为证监会批复的全国首家认股权平台,为在京认股权提供登记、确权、估值、转让等全链条、一体化综合服务,切实提升认股权的流动性和市场认可度,提高持权主体的数字化及合规管理水平。
“我们一直在优化服务措施,让民营企业在创新的路上发展得更顺畅。”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