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确掌握种植时间
在露天种植黄瓜时,确保幼苗出土后能遇到适宜的生长温度非常关键。这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黄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7℃,最适宜的温度为28℃。黄瓜的根系对温度极为敏感,只有当温度升至15℃以上时才开始生长,而当温度超过38℃时则会停止生长。黄瓜秧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25℃。在黄淮地区,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育苗,4月上旬进行定植。定植时应考虑气温的回升情况,只有当连续5至7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才能进行定植。否则,宁愿推迟3至5天,也不可过早种植,以免形成“寒苗”,影响后续生长。
二、育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鉴于黄瓜根系较弱且再生能力差,育苗时应特别注意保护根系。建议使用营养钵进行育苗,并在定植时避免损伤根系。黄瓜幼苗生长迅速,节间和叶柄容易伸长,因此需注意温度变化和水分控制,防止幼苗过度生长,为后期生长埋下隐患。黄瓜雌花的发生位置和数量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因此在育苗时应注意调节温湿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培育壮苗,为早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三、科学定植
1.土壤培肥
黄瓜根系较浅,但叶片大,蒸发量多,因此对肥水需求较大。种植地的土壤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分散和集中施肥方法,即在耕地时撒施深埋有机肥,在整地做畦时,在定植沟内施用饼肥和化肥。一般每亩施用3立方米的有机肥,40公斤左右的饼肥,以及40至50公斤的复合肥。
2.定植密度
根据黄瓜品种特性、整枝方式和架式高度来决定密度。对于以主蔓结瓜为主的早熟品种,株行距为18至24厘米×83厘米,每亩种植7000至8000株。对于主蔓和侧枝都结瓜的中晚熟品种,株行距为20至25厘米×83厘米,每亩种植3000至3500株。
3.定植
早春温度较低时,可在晴天中午采用开沟栽苗的方式进行定植。注意埋土深度,避免埋住子叶或损伤钵体。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以利于缓苗。栽后可随即搭架,或在缓苗后搭架。
四、田间管理
1.中耕与肥水调控
定植缓苗期:勤中耕以提高地温,定植苗新叶露出时就可中耕,中耕宜浅,以划锄为好。浇水以少浇、勤浇为原则,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开花结果期:缓苗后,进行中耕蹲苗,控制肥力,蹲苗时间长短应根据土壤、气候、植株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开始运用肥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促秧苗健壮生长。根瓜座住后,茎叶迅速生长,此时肥水齐攻,增加浇水次数。每亩施复合肥5至8公斤,3至5天浇一次水,根瓜采收后,每1至2天浇一次水。进入结果盛期后,每采收一次瓜后,及时冲施腐熟有机肥一次。进入高温季节后,不再追肥,进行浇水降低地温,这时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后期:保叶不早衰,可进行叶面喷肥及注意地温的调节。
2.植株调整
绑蔓:从苗30至50厘米引蔓入架开始,适当调整茎蔓后高度、方向,使群体生长互不遮挡,田间通风透光。
摘心:根据所种植品种的特性及地力情况,适时摘心,是为了促进瓜条发育,侧枝生长,提高产量而采取的措施。早熟品种在12至14片叶,中晚熟品种在18至20片叶时打顶心。
打扠:使用主侧枝结瓜的品种,侧枝发达,可在每株基部留2至3个强壮侧枝,待侧枝上出现雌花后,留2片叶摘去顶心,促瓜条快长。
五、采收
合理采收是保证黄瓜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黄瓜采收与其他瓜类不同,既要根据瓜条发育情况,又要考虑整个植株的长势。结瓜初期的根瓜与植株争夺养分,如采收过晚,会妨碍全株生长,影响总产量。中期植株生长旺盛,着生于中部的瓜条发育快,抓住有利时机,瓜条大小合适时就摘掉,促进更多瓜条发育,所以要巧摘。后期植株生长减缓,养分供应不足,容易出现畸形瓜条,及时摘去,集中养分供给形状好的瓜条,确保摘良好的稍瓜。
以上只是黄瓜种植上的一些关键点,黄瓜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如果朋友们有更好的技术措施,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关于黄瓜种植技术和时间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