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文如李世民,艺赛宋徽宗,他是好皇帝,却毁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简介 - 大人物)

公元1424年七月到公元1425年六月,明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后换了3位皇帝,这让明朝周边的邻国和藩国都惊诧不已。新皇帝朱瞻基虽然只有27岁,但大家对他却并不陌生,因为朱瞻基当过“皇太孙”,也当过“皇太子”,曾被朱棣钦定为隔代接班人。明朝新君继位,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敬意,周边国家纷纷前来恭贺。《明史·宣宗本纪》中如此记载:

是年,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乌斯藏、瓦剌、浡泥入贡。

上述提到八个国家,东南西北都有,朱瞻基一方面命人热情地招待上述国家的使者,另一方面,他叫来了杨士奇、杨荣两位大臣,秘密商议另外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个国家,就是安南(越南)。

朱瞻基关起门来,偷偷对杨士奇和杨荣说:

“安南每年都发生叛乱,朝廷每年都要出兵镇压,耗费兵马粮草无数,这让大明朝身心疲惫。朕想放弃征服安南的战略,让他们仅仅作为大明的藩国,每年进贡即可。这样对大明百姓固然有利,但又怕别人说朕‘放弃祖宗基业’,留下千古骂名……”

《明史·外国二·安南》记载:

初,帝嗣位,与杨士奇、杨荣语交阯事,即欲弃之……

朱瞻基说出这番话,让杨士奇、杨荣两位大臣感动不已。这足以说明朱瞻基这位新皇帝是心系百姓的。但是,真要放弃安南,这个骂名,谁背负得起呢?

后世证明,朱瞻基放弃安南,虽然让明朝在东南亚的宗主国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对于明朝百姓来说,却是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位明朝的第5位皇帝,是一位好皇帝。但同时,朱瞻基留给明朝的东西,又充满争议,甚至直接造成了明朝的灭亡。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希望通过史料,来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蟋蟀皇帝”。

一、这个孙子真聪明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垂垂老矣,皇太孙朱允炆已经开始着手处理日常政务。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似乎已经认命。

六年前,太子朱标去世,皇太子之位空悬,朱元璋曾说过一句“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的话,曾让朱棣距离太子之位很近。但随后,朱元璋听从刘三吾等大臣的劝阻,决定把皇位继续留给长房一脉,朱棣听闻后,大为遗憾,他认为,自己这辈子注定只能是一个藩王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初九,朱棣做了个梦,梦到朱元璋送给自己一个大圭。“圭”是古代帝王祭祀时的“六器”之一,象征着王权。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给朱棣说了八个字。《明史》云:

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可是,好梦不长,朱棣被惊醒了,此时,有内侍来报,说世子妃张氏诞下一子。朱棣突然想到梦中那句“传之子孙”,这个孙子的出生,仿佛在印证什么。朱棣遂亲自去看看这位刚出生的孙子,只见这孩子英姿勃发,朱棣大喜,直呼:“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

对于朱棣来说,大孙子和美梦,重新唤起了他的野心。朱棣后来发动靖难之役,和朱瞻基的出生,不无关系。

朱瞻基从小就很得爷爷朱棣喜爱,史载,朱瞻基“嗜书,智识杰出”,朱瞻基从小聪慧过人,读书写字不在话下。不仅如此,朱瞻基很小的时候就能使枪弄棒,小弓箭一射一个准,朱棣喜欢得不得了,还承诺等朱瞻基长大了,要带他去打蒙古人。

根据《明太宗实录·卷一四零》记载,朱棣曾出了一副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

意思是,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在此。朱瞻基则对了下联:一统山河日月明。

这个下联不仅寓意十足,而且气势恢宏,朱棣身为一代雄主,非常喜欢孙子的这种气魄。

不管朱瞻基有多聪明,多优秀,但他生命的前几年,还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因为在南京和北平之间,存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最终他的爷爷朱棣,打败了他的堂伯父朱允炆,成为了明朝第三位君主。

二、仁厚父亲命太短

朱瞻基的父亲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由于朱高炽从小身体肥胖,朱棣觉得儿子“不类我”,不太喜欢朱高炽,反而更喜欢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留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老巢,带着次子朱高煦上阵拼杀,特别是在南京浦口之战时,朱棣精疲力尽,全靠朱高煦舍命冲刺才能取胜。因此,朱棣登基后,迟迟没有宣布太子的人选。

于是,永乐初年,朝臣们分成两拨,文臣们以传统的“立嫡立长”标准,建议朱棣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武将们则更袒护他们的战友朱高煦。例如,“靖难第一名将”丘福就直接对朱棣说“汉王有功,宜立”,一时间,立储之事,成了朱棣最头疼的事情。

《明史·解缙传》记载:

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朱棣曾秘密咨询解缙的意见,作为文臣派的代表,解缙认为朱高炽仁孝,应当被立为太子。朱棣不吭声,解缙紧接着又说“好圣孙”。这其实是在提醒朱棣,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你最喜欢的孙子。朱棣听完,连连点头,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此前,朱棣一直在两个儿子之间纠结,解缙的话,彻底点醒了朱棣,因为朱棣太喜欢朱瞻基了,朱瞻基给他父亲朱高炽加分不少。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朱棣从北京召到了南京,册立为皇太子。

出于对朱瞻基的喜爱,朱棣经常把朱瞻基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永乐七年,朱棣北巡,还特地叫朱瞻基同行,路上,朱棣亲自带朱瞻基熟悉各种农具和牲畜,告诉他这些东西是立国之本。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蒙古,命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朱瞻基则幸运地被朱棣带到北京。第二年,朱棣从蒙古返回北京,宣布立朱瞻基为皇太孙。

巧合的是,朱高炽是明朝立国以来,第二位皇太子,而朱瞻基则是明朝第二位皇太孙。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时,是从北京赶到了南京,而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时,则是被朱棣从南京带到了北京。冥冥之中,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充满着巧合和不巧。就像若干年后,朱高炽去世的那一刻,朱瞻基刚好不在他身边一样。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北征途中,病逝榆木川,杨荣、张辅等人怕朱高煦趁机作乱,秘不发丧,派人到北京通知太子朱高炽,朱高炽派儿子朱瞻基亲自到草原迎接朱棣灵柩。不久后,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子。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最仁厚的一位君主,他善待功臣、善待兄弟,更为建文旧臣平反。遗憾的是,朱高炽仅仅在位10个月就驾崩了,皇位很快就落到了朱瞻基头上。所以说,明朝在不到一年之内,换了三位皇帝。

其实,朱高炽驾崩的时候,朱瞻基并不在身旁。早在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有意将都城再度迁回南京,于是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打前站,并拜谒明孝陵。朱瞻基是在农历四月前往南京的,五月末,朱高炽病危,下令急召朱瞻基回北京。朱瞻基接到命令后,不知道何事,满怀疑惑往北京赶。等他回到北京,朱高炽早已驾崩。

虽然朱棣不喜欢朱高炽,但朱瞻基对父亲却一直非常敬重。朱瞻基听闻父亲驾崩的消息后,如晴天霹雳,见到父亲的灵柩时,朱瞻基泪盈于睫,伏地不起。从此,他从父亲手中接下了大明的龙旗,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三、朕的二叔不安分

其实,在朱瞻基回京的途中,他幸运地躲过了一场危机。《明史·朱高煦传》记载:

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

汉王朱高煦觊觎皇位已久,早在永乐时期,朱高煦多次诬陷太子朱高炽,试图将大哥拉下马,自己好取而代之。可是,朱高煦不但没能成功,反而被朱棣“切责之,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将废为庶人”。关键时刻,还好大哥朱高炽为他求情,他才没被贬为庶人。

虽然朱高炽仁义,但朱高煦并没有被大哥所感化,因为他打心眼里认为,皇位本就是自己的。朱高煦常常自诩为“唐太宗”,唐太宗是何许人也?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夺位之人,朱高煦的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正因为此,朱高炽驾崩时,朱高煦急忙派人在半路上截杀侄子朱瞻基,只可惜计划太过仓促,朱瞻基回京的速度太快,朱高煦的人没能截到朱瞻基,错失“好局”。

朱瞻基登基后,立即封赏诸王,虽然知道自己的二叔不安分,朱瞻基却没有表露出来,他给朱高煦的赏赐比其他诸王都要厚,朱高煦每每向朱瞻基提出要求,朱瞻基都全部满足。一年下来,朱高煦觉得这个侄子不过是软弱无能之辈,于是更加骄纵。

岂不知,朱瞻基虽然年轻,但他深谙帝王之道,他只是想让朱高煦先迈出造反的步伐,他好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果然不出他所料,宣德元年八月,在朱瞻基登基满一年后,朱高煦联合山东都指挥使靳荣,举兵造反。

朱高煦历经过靖难之役,他想效仿乃父,做第二个造反成功的藩王。遗憾的是,朱瞻基不是第二个朱允炆。

其实,朱高煦也是作死,他在密谋造反的时候,派亲信到京城,欲拉拢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不料,张辅立即逮捕了送信的人,向朱瞻基告发了朱高煦。

张辅乃是朱棣心腹张玉之子,张玉在靖难之役中阵亡,被封为河间王,张辅被封为英国公,也就是说,张辅家族已经位列王侯,试问:即使他帮朱高煦造反成功,他最多不还是王侯吗?既然如此,张辅何必冒险呢?

所以说,朱高煦选择张辅,从开始就是错误的,这足见朱高煦识人不明,和朱棣相比,朱高煦的眼光差得太远。

得知朱高煦造反,朱瞻基本打算派大将薛禄前去讨伐,但是,杨荣认为,如今若想快速平定叛乱,最好能御驾亲征。

笔者曾写过“三杨”的文章,在“三杨”中,杨士奇的综合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若只论军事才能,杨荣才是佼佼者。朱棣五次北征,每次都带着杨荣,视杨荣为智囊,就是此理。

杨荣为何建议朱瞻基御驾亲征呢?因为有前车之鉴。当初靖难之役爆发时,建文帝派耿炳文、李景隆两位大将平叛,结果接连失利,错失开局,所以,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不仅能最有效地调集各方资源,还能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朱瞻基毕竟是跟着朱棣上过战场的,他觉得杨荣说的有道理,《明史》云:

己巳,亲征高煦……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将前锋,大赉五军将士。

朱瞻基御驾亲征,阵势庞大,一方面下战书,一方面劝叛军投降,此举,彻底摧毁了叛军的信心,叛军将领们不听朱高煦指挥,都想着如何抓住朱高煦将功赎罪。

最后,朱高煦叛乱草草结束。朱瞻基虽然活捉了叔叔朱高煦,但他不想背负杀叔的骂名,所以,他只是褫夺了汉王爵位,把他囚禁起来。

《国朝献征录》记载:

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即,一天,朱瞻基力排众议,坚持去大牢里看望自己的叔叔朱高煦,结果朱高煦作死,伸腿把朱瞻基绊了一个狗啃泥,朱瞻基气不打一处来,命人用300斤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然后在缸外燃起烈火。没想到朱高煦孔武有力,差点将铜缸顶翻。不过,朱高煦最终没有逃出朱瞻基的铜缸,结果被活活烤死。朱高煦死后,他的儿子全部被杀,他这一脉绝嗣。

在宣德年间,朱瞻基平定了朱高煦之乱,意义很大。其他藩王畏惧朝廷的势力,为了自保,纷纷交出仅有的兵权,朱瞻基因此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的政局,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四、这个皇帝不好当

《明史·孝宗本纪》曾评价: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意思是,明朝有作为的帝王,一共只有五个,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佑樘。这五位皇帝,对应的时代正好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其中,由于明仁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他的大多政策都是在明宣宗时期才得到落实,所以,所谓的“仁宣之治”,其实主要还是朱瞻基的功绩。

众所周知,朱棣在位22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巩固皇权、证明自己,他六下西洋、迁都北京、修筑皇陵、五次北征,攻打安南。这些丰功伟绩,有些是极力扩张,有些是挥金如土,永乐盛世看似金玉其外,其实国库早已无米下锅,百姓们承担沉重的赋税,更是苦不堪言。

朱瞻基毕竟是朱棣一手培养的,他登基后曾一度延续朱棣的铁腕风格,不仅御驾亲征蒙古,把蒙古兀良哈部落打得跪地请降,还派兵多次攻打安南的叛军。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朱瞻基有些迷茫了,因为长时间的军事高压,固然能稳固帝国的对外影响力,但对王朝的百姓来说,却是苦不堪言的。所以,朱瞻基开始思考,作为大明朝的帝王,他到底是应该为“国”立威,还是为“民”谋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之后,朱瞻基有了结果,他开始主动采取战略收缩。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安南问题,就是朱瞻基战略收缩的最佳体现。

朱瞻基在位期间,做了两件极具争议的事情,即放弃安南和停止郑和下西洋。

先说安南问题,安南人持续叛乱,明朝若持续攻打,并不是打不赢安南,但有没有必要耗费巨大民力,去征讨一个对王朝根本没有威胁的民族?朱瞻基纠结了三年之久。

宣德三年,朱瞻基宣布罢兵安南,册封安南叛军首领为安南国王,自此,安南“朝贡不绝”。

明宣宗对安南的政策,历来争议不断。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仁君,首先要考虑的是王朝的安危、百姓的福祉,而不是千方百计向周边展示自己的肌肉。朱瞻基放弃了对安南的征服,不管对后世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但至少,说明他是一位仁君。

虽然朱瞻基在收缩战略,但他并没有忘记继承祖、父时期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位,不过,明宣宗的手段更加温和。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周边藩国,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朱瞻基在位十年,周边有40多个国家到大明朝进贡,而朱瞻基对这些藩国也特别友善。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和明朝交好的国家,并不是屈于明朝的威势被迫来明朝朝贡的,他们是真正认同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因此,历史学家孟森认为,朱瞻基时期,明朝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之大,在其前后300年间,堪称巅峰。朱瞻基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文治”影响力,几乎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相提并论。

笔者认为,上述评价并不是夸大之词,在外交和民族融合方面,把朱瞻基和李世民相提并论,并不违和。

然而,长时间的外交影响力,是需要强大的内政支持的。到了宣德五年,有部分东南亚国家认为明朝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停止了朝贡。朱瞻基决定派郑和再次下西洋,郑和这一次有去无回,死在了半路上。朱瞻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关闭金陵造船厂,从此不再下西洋。

停止郑和下西洋,和放弃安南,本质上是一样的,朱瞻基攻打过安南,最后改变了主意。朱瞻基进行过一次下西洋,最后也停止了。他并不是不知道,若这两个政策继续进行下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有弊端。他认真分析过利弊,决定遵从儒家传统思想,以“仁”为本,做一个仁君。

《孟子·尽心章句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后人诟病朱瞻基,大多是从“霸”道的角度来出发的,认为他放弃安南和停止下西洋,让明朝失去了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动摇了明朝宗主国的地位。但是,若从“王”道的角度来分析,明宣宗朱瞻基,最终选择将大明百姓放在首位,他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吗?

霸道和王道,本就是辩证的问题。关键是,若明朝综合国力强大,财富遍地、百姓富饶,也就罢了。但是,当时的明朝,经过永乐一朝后,百废待兴,根本霸道不起来。所以,笔者在此强调,朱瞻基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五、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朱瞻基是一位性格非常鲜明的帝王,他睿智,但也有毛病。所以,后人只能说他是一位优秀的皇帝,不能说他是完美的皇帝。

朱瞻基懂得躬身自省,自朱棣时期开始,大臣们总喜欢吹捧皇帝,例如,某地丰收了,大家会夸皇帝的圣德感动了天地。朱瞻基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天若纵之,世间怎会有水旱之灾呢?”所以,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

朱元璋的子孙,大多有非常丰富的艺术细胞,朱瞻基也不例外,他是一位颇具艺术天赋的皇帝,朱瞻基在诗词、画作、金石、书法等方面,都是一时翘楚。所以,史书评价他:

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争胜。

这里的“宣和”,指的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是一个艺术细胞爆棚的帝王,他“除了不会当皇帝,其他事情都能做好”,虽然拿朱瞻基和亡国皇帝宋徽宗相比,委屈了前者,但可以看出,朱瞻基非常“有才”。下图是朱瞻基的《双犬图》:

另外,朱瞻基还有一个兴趣,那就是喜欢斗蛐蛐,后人戏称他为“蟋蟀皇帝”,便是因为此。

自从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明朝的皇帝就很忙,因为皇帝要直接和六部对接,事务繁杂。忙,就意味着没有时间来处理“艺术”,于是,朱瞻基发明了一个特殊的体制,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个体制,成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体制,就是“票拟”和“批红”。

朱棣登基后,发明了内阁,朱棣首批内阁成员,有7个人,例如解缙、杨士奇、杨荣等都在其中,但这时候的内阁,只是皇帝参议政务的“智囊”,相当于大秘书,并没有很高的权力和职位。朱瞻基为了分身搞艺术,使朝政不至于荒废,就不得不赋予内阁更大的权力。但是,自古皇权和相权都是相互制衡的,若内阁权力过大,皇权必然会受到威胁,于是,聪明的朱瞻基,发明了“票拟”和“批红”。

即,内阁只能给出处理政务的建议权(票拟),最终负责裁定的人,是皇帝,具体来说,是皇帝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

因为太监都是皇帝的“自己人”,所以,太监们就成了制衡内阁大臣的良方。这样一来,在明朝,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体制:

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最终决定权在谁手里,谁就是老大,宰辅们饱读圣贤书,最终还是要向宦官们低头。明朝的宦官权力扩张,成为动摇国本的杀器。

所以,明宣宗去世后,几乎每位明朝皇帝的身边,都会有几个臭名昭著的大宦官。例如,那个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让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的王振,还有刘瑾、汪直、魏忠贤。后人普遍认为:

明亡不亡于流寇,亡于宦官(厂卫)。

不管是东汉,还是唐朝,当臣子们向宦官低头的时候,就意味着朝政已经畸形,离亡国不远了。

《明史·宣宗本纪》评价明宣宗: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意思是说,明宣宗在位期间,政通人和,河清海晏,是明朝开国60年来,百姓享受最太平的时光。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赛宋徽宗,他在位10年,戛然而逝。

朱瞻基重用宦官、创造出一套独有的制度时,或许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帝王,但是他没想到,自己虽然创造了“仁宣之治”,却也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