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清白了,但谁会成为下一个“奸商”?

内容摘要2025年05月13日 10:41:55 不是天堂,不是地狱,而是人间。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许昌市发布了鉴定结果,视频博主柴怼怼发布了道歉视频,官方媒体发布了声援文章…… 一场沸沸扬扬的网暴事件尘埃落定。但有件事情,却比还胖东来清白

2025年05月13日 10:41:55

不是天堂,不是地狱,而是人间。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许昌市发布了鉴定结果,视频博主柴怼怼发布了道歉视频,官方媒体发布了声援文章……

一场沸沸扬扬的网暴事件尘埃落定。但有件事情,却比还胖东来清白重要得多:

对企业家的两极化思维和舆论风评,应该收一收了!

【1】

这场网暴事件,起因是视频博主“柴怼怼”发布视频,称胖东来销售的玉石“低成本、高利润、品质差”。

玉石商品,是一个品质参差不齐、自我鉴定不易、标准也很模糊的领域。多年来,受骗上当、货不对板、高价低质的事情数不胜数。

因为这种事太多,柴怼怼的言论很容易就收获了共鸣,继而演变成质疑与炮轰。因为胖东来长期以信誉著称,因此这炮轰也就格外猛烈,甚至有人称:

“于东来就是一个黑心奸商。”

做一个好人,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商业与人生信条,他本人与胖东来也长期因此倍受肯定,这些言论无疑触及了他的底线:

“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5月6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检查结果,证明胖东来在1-4月间销售的玉石明码标价,鉴定证书有效,且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

胖东来重获清白,造谣生事的“柴怼怼”也受到了抖音平台下架封号的处罚,一场风波告一段落,但却有一个问题很值得琢磨:

一向受人爱戴的胖东来,一向被认为是企业家楷模的于东来,为什么一夜之间就面临塌房之危?

这或许与胖东来的走红历程,尤其是被捧得太高有很大关系。

胖东来的走红,始于它过硬的商品质量、优秀的客户服务、良好的购物环境、卓著的企业信誉,以及持续增长的经营业绩。

在国内商超行业普遍服务不佳、商品同质化、以及绝大多数商超的不景气中,甚至在与其他超市臭气熏天洗手间的对比中……

公众惊讶地发现,在河南许昌这样一个小城市,竟然还有一家服务和品质这么好,而且业绩也这么好的企业。

媒体和观察者因此开始了对它的各种解读,然后越来越多自媒体网民也都参与进来,胖东来和于东来也由此一步步被推上神坛,持续被神化。

各种胖东来如何善待员工、顾客、苛待自己、有钱不挣,以及胖东来为什么成功,甚至断言别人学不会的内容,通过各种文章、视频、图片、语录形式传播,并且大多主打励志鸡汤和圣人情怀,最终把一个商人、企业家捧成了“圣人”。

【2】

胖东来干的这些事,完全是为了道德,或者只是因为道德高尚吗?

于东来是圣人吗?

显然都不是。

首先,胖东来的成功基石,其实是从商业本质出发,做好了该做的事——想要顾客信任和选择,就应该把商品和服务做好,想要员工更投入,就应该给更合理的工资和待遇,或者说,要把人当人看。

只不过,它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

而做到这些,也不只是靠道德高尚,更是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和贯彻,是建立了一套科学甚至严苛的制度。

胖东来有一本事无巨细的员工手册,对工作中一切关键和细节都做到了标准与规范,在众人看到的“善待”员工之外,它也有一套严苛的惩罚机制,这才是胖东来的成功宝典——

远高于同行的作业标准和管控体系。

但外界对这些关注少,甚至刻意不谈,而是拿着放大器不断放大于东来,如何有钱不赚,如何不为赚钱的“圣人情怀”,最终让于东来不堪其重。

因为,于东来是人,不是神。

有句话叫,被捧多高,就会被摔多惨。

事实上,早在“柴怼怼”之前,便已有对于东来的“圣人”形象的反噬。比如,他对员工的一些严苛规定,被认为过于霸道、独裁,“爹味”太浓。

最近这些年,企业家形象塌房,甚至被网暴的事件不少。

而不少案例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企业家的舆论风评越来越极端化、两极化: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

而且,还往往伴随另一个特点:不从商业经济和法制出发讨论,而从道德角度出发讨论。

道德人人都可讲几句,但却没有标准,于是就给了舆论操纵或炒作的最大空间。

肯定一个人,那就从道德出发,把他捧上神坛,奉为圣人;打倒一个人,也从道德出发,把他拉下神坛,说成恶人、坏人、甚至是罪人。

于是,今天的圣人,明天可能就是罪人。

马云曾经如此,钟睒睒曾经如此,最近的于东来、雷军亦如此。

与之对应,近年来还非常流行划分身份,比如谁是企业家,谁是商人,也经常发生今天还是企业家,明天就是商人。不但给相关企业家,也给相关企业,包括整个企业界带来不少的负面和干扰。

无论多成功的企业家,都首先是个商人,他们既不是天堂的天使,也不是地狱的魔鬼,而是在人间的人。对他们的舆论风评,也应该少一些天堂、地狱,多回到人间常态。

而且,既然是企业家,最好还是多从企业、产品、商业的层面探讨,少一些道德的绑架。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