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4月25日电 (武一力 樊晟)由长江航道局主办的中国内河航道首次百米级混合气潜水搜救演练,25日在三峡库区巴东县长渡河水域完成。这标志着中国内河航道深水应急救援能力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据了解,中国内河传统的空气潜水作业深度局限在60米以内。而三峡库区自175米蓄水后,库区平均水深达80米。另外,中国超过60米水深的湖泊水库有30余个,空气潜水技术难以满足深水打捞需求。
此次演练模拟某精密仪器在运送途中遇突发状况,沉入约100米深水域。接到信息后,长江航道局紧急调遣救助力量,由长江万州水上应急救助基地和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相关人员组成潜水组,乘坐潜水开式钟,采用氦氧混合气潜水系统,在预定水域完成水下定位、沉物打捞等全流程科目。
经实测,该系统潜水员作业效率较传统空气潜水得到较大提升,最大潜深达100米,此深度涵盖长江三峡库区95%的水域。
长江万州水上应急救助基地主任徐晓明介绍,百米级混合气潜水搜救技术弥补了中国内河航道100米水深搜救短板。混合气潜水搜救技术将成为三峡库区航道60米—100米梯度式应急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