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转战港股IPO 金价波动考验盈利韧性

内容摘要一边是国内金饰价格逼近每克千元大关,另一边是黄金珠宝消费市场整体遇冷。《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黄金饰品领域,一些头部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老凤祥等企业相继披露2024年业绩下滑预警,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周六福

一边是国内金饰价格逼近每克千元大关,另一边是黄金珠宝消费市场整体遇冷。《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黄金饰品领域,一些头部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老凤祥等企业相继披露2024年业绩下滑预警,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周六福”)逆势录得增长。不过,细究周六福招股书可见,该公司年内利润增速已从2022年的35%回落至2024年的7%,盈利能力收窄趋势明显。经历A股两度折戟后,周六福转战港股IPO,或将面临金价波动对其盈利韧性的考验。

IPO历程“一波三折”

招股书显示,周六福是一家中国珠宝公司,通过线下门店和在线销售渠道提供各种珠宝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中国门店数目计,公司于2017年至2023年连续七年维持在中国珠宝市场前五大品牌之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来自黄金珠宝产品的收入计,周六福在中国所有黄金珠宝公司中排名第十。

图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一家金店的营业员在整理黄金首饰。新华社发(倪立芳 摄)

周六福曾两次尝试在A股市场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早在2019年4月,周六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发上市申请文件。然而,由于其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陷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公司的IPO进程受到影响。2020年10月,中国证监会否决了周六福IPO申请。发审委会议提出询问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同行业公司大幅增长,加盟模式收入占比约80%,新增加盟商店均销售额远高于存续店均销售额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不过,周六福并未放弃在A股上市的努力,于2022年6月第二次提出上市申请。然而,此次申请也未能成功,周六福于2023年11月主动撤回了该申请,理由是“考虑到本地及海外资本市场情况及未来发展策略” 。

随后,周六福将目光投向香港市场,并在2024年6月首次递交港股IPO申请,后因六个月期满失效。2025年2月28日,周六福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港股IPO前“清仓式”分红

细究周六福的IPO历程,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公司曾多次进行大手笔的现金分红。2020年初至今,周六福5次分红累计金额约13.94亿元。招股书显示,仅在2023年和2024年,公司就累计派息9.45亿元。其中2024年3月、5月,即其首次向港交所递表前三个月内,周六福连续两次突击宣派股息,金额合计约6.45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公司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6.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周六福的股权高度集中于其创始人李伟柱和李伟蓬兄弟手中。两兄弟直接或间接合计控制公司93.70%的股份。根据这一持股比例计算,公司近14亿元的分红中,有13亿元流入了这两位主要股东的腰包。

根据其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周六福计划通过港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和加强公司的销售网络、提高品牌的市场知名度、提升公司的产品供应及加强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分配作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企业角度看,IPO前进行大比例分红的主要商业考量包括: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优化财务指标、清偿债务或调整股权结构、提高股东信心及提前实现股东收益,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削弱企业财务实力、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引发监管关注、增加资金成本以及负面市场观感。

不过,A股与港股在IPO前分红问题上的监管思路有所不同。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说,A股IPO遵循的是融资逻辑,比如,企业有足够资金进行大额分红,为什么还要通过上市募资来支持企业发展?相比之下,港股和美股IPO则遵循投资逻辑,更关注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过去赚取的利润进行分红,只要缴纳相应税款即可。

柏文喜进一步表示,A股市场对IPO前突击“清仓式”分红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明确将相关情形纳入审核重点。港股市场对IPO前分红的监管相对宽松,更多依赖市场机制和信息披露。港股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地位和增长潜力,分红对公司估值的影响较小。

业绩增长持续性存挑战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周六福分别实现收入31.02亿元、51.50亿元、57.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5%、66.03%和11.04%;年内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60亿元、7.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22%、14.68%和7.07%。近三年,周六福营收及利润增速整体均呈下滑态势。

从营收结构来看,周六福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钻石镶嵌产品及素金产品的销售,以及向加盟商收取的特许经营费和品牌使用费等。公司通过许可加盟商使用经营资源收取特许经营费,通过许可加盟商从外部供应商采购产品使用“周六福”品牌销售收取品牌使用费。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球拥有412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有4038家,占比超过95%,仅有91家为自营店。2022年至2024年,周六福来自加盟模式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41亿元、28.53亿元、28.90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9%、55.4%、50.5%。

2022年至2024年,周六福分别关闭了364家、490家及674家加盟店,主要由于加盟商自愿终止;未能重续加盟店所在地的租赁协议;未能达到周六福的门店管理要求,如逾期付款、租赁处所纠纷;以及加盟协议到期。此外,2024年更多加盟店关闭亦因市场状况所致,尤其是2024年多个时段内黄金价格急速飙升,终端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更为谨慎,导致对黄金产品的需求暂时减少,从而令部分加盟商因市场状况而决定关闭其门店。

海通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以来,黄金珠宝终端消费呈现分化趋势,分化的核心在于行业正在由过往粗放的渠道驱动转向更精细化的品牌驱动,头部珠宝企业的估值范式应从渠道转向品牌。

然而,“周六福”曾因品牌命名与行业巨头周大福、六福珠宝高度相似而陷入争议,不仅被市场贴上“山寨”标签,还卷入多起商标侵权诉讼风波。业内人士表示,如何构建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进而提升市场认可度和产品竞争力,成为周六福实现盈利能力突破、赢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关键挑战之一。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