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通报抄袭事件,副校长身份何以“隐身”

内容摘要▲资料图:涉事高校校园一角。图/微信公众号“晚安华师”华南师范大学发生的一起学术不端事件所引发的舆情,还在持续发酵中。4月11日凌晨,华南师范大学就网传“国内学者论文被指翻译抄袭7年前英文论文”一事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该论文存在抄袭和未
▲资料图:涉事高校校园一角。图/微信公众号“晚安华师”

华南师范大学发生的一起学术不端事件所引发的舆情,还在持续发酵中。

4月11日凌晨,华南师范大学就网传“国内学者论文被指翻译抄袭7年前英文论文”一事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该论文存在抄袭和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4月10日晚,开放时代杂志也就此发布了撤稿声明,并表示该文存在严重抄袭。

从目前的报道看,这起学术不端事件,缘起作者把国外期刊英文论文翻译后署自己的名字发表。而媒体查询发现,此次卷入论文抄袭事件的两位作者中,除了第一作者钟燕慧外,另外一位作者吴坚还是该校现任副校长。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让事件更有了几分不同寻常之处。

应该说,从时间上看,涉事高校对此事的调查比较及时,结果公布得也比较迅速,似乎并未因作者的身份和职务而有所拖延。但是,普通教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尚且性质严重,遑论高校副校长署名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涉事高校自当对此高度重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不是一件小事。相对于普通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事件牵涉副校长,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更甚,即便其为第二作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此事无疑具有更为广泛的警示意义。

有网友注意到,涉事高校的通报,只是泛泛称该校东南亚研究中心钟某某、吴某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并未披露“吴某”就是该校副校长吴坚这一重要信息。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如果吴坚出席校内各类活动,身份介绍中肯定少不了副校长这一头衔,但为什么卷入学术丑闻时,“副校长”这个职务就没有出现在通报中?

同时,涉事高校的通报中还特别强调,此事中还存在“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诚如不少网友所说,既然如此,就有必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位作者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对方姓名,以进一步厘清其中的责任。

如果说,吴坚身为华南师大副校长,发表学术论文时擅自使用该校普通教师的姓名,并且作为第一署名人列自己名前,这在不少人看来似乎有违常理。

另外一种可能是,文章的第一作者钟燕慧发表论文时,为了增加文章发表的概率,有意拉了更具社会知名度与学术影响力的吴坚副校长署名,为自己背书。

对此,人们不能排除“吴坚不知情,帮钟燕慧背黑锅”的可能性。但据北京日报报道,两人此前曾多次合作发表论文,存在比较长时间的学术合作关系。而且,涉事文章发表距今一年有余,所发表的杂志又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要说吴坚在这一年多里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自己有这样一篇已发表的文章浑然不知,似乎很难说服网友。

事实上,从媒体披露的吴坚各类头衔看,其显然属国内知名学者,如今又身居知名高校副校长之位,更属社会公众人物。对这样的人物,社会公众当然有更高的道德期待。因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角色不同,其行为在社会上产生的道德效应也完全不同。身居社会高位的人,如果行为不检点,对社会道德和规则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友围观这一事件,体现的是公众对学术腐败的零容忍,这也是共塑良好学术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此看,涉事高校也不妨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详细的释疑,以回应公众的期待。

撰稿 / 王天定(学者)

编辑 / 马小龙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