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背后特效公司原力数字正闯关北交所:以“代工”业务为主,曾转型原创折戟

内容摘要《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背后特效公司原力数字正闯关北交所:以“代工”业务为主,曾转型原创折戟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持续爆火,连续创下多项票房纪录。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背后特效公司原力数字正闯关北交所:以“代工”业务为主,曾转型原创折戟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持续爆火,连续创下多项票房纪录。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6.98亿美元,超过《头脑特工队2》(2024),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成为该榜冠军。该片也成功升至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位。

图片来源:豆瓣

火热之下,电影背后的特效公司也备受关注,正在闯关北交所的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力数字)就是其中之一,其在2024年最后一天申请IPO获得受理。

原力数字主要从事游戏、动画和其他行业的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2021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由于开展原创动画电影业务出现大额亏损等原因,公司最终撤回申请文件。

近几年来,原力数字的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2024年上半年,由于确认收入的大型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项目相对较少,公司当期收入规模和占比有所下降,业绩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与动画项目主要客户合作的可持续性遭问询

近期,原力数字作为《哪吒2》的特效公司而受到关注,不过,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内并没有提及参与《哪吒2》制作的相关情况,仅在介绍国内动画市场概况时,将《凡人修仙传》《哪吒》等产品列举为国产动画作品案例。

实际上,原力数字第一大收入来源是游戏3D内容受托制作。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该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2.55亿元、2.69亿元、2.75亿元和1.3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4.41%、53.78%、52.34%和56.42%,收入有所增长但收入占比下降,主要系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收入增长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游戏行业市场曾出现波动,与公司游戏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走势不同。2022年,全球游戏市场、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分别同比下降5.09%、10.33%,而公司游戏领域业务量增长7.26%。对此,交易所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各项业务增长是否与细分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相符。

报告期内,公司游戏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的项目平均收入分别为40.30万元/个、39.63万元/个、54.81万元/个和41.90万元/个。2023年,因公司减少性价比低、规模相对小的项目,使得项目数量有所降低,提升了项目平均收入。2024年上半年,因当期完成交付并确认收入的大项目减少,导致当期项目平均收入降低。

相比游戏领域,近几年原力数字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各期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83亿元、2.32亿元和1.0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1.22%、36.54%、44.22%和42.63%,公司参与制造的动画作品包括《捉妖记2》《全职高手》《凡人修仙传》《遮天》《故宫里的大怪兽》等。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随着公司承接大型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项目的能力逐步增强,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收入规模和占比逐步增加。不过2024年上半年,确认收入的大型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项目相对较少,当期收入规模和占比有所下降。

记者注意到,公司曾于2021年申报创业板IPO,而当时披露的部分动画领域主要客户已消失在报告期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如2020年第二大客户金色世纪文化传媒无锡有限公司,销售内容主要为“《凡人修仙传》第一季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2019年第一大客户上海柠萌悦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销售内容主要为“《全职高手》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2018年第一大客户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销售内容为“《爵迹2》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

《凡人修仙传》《全职高手》《爵迹2》等都为系列类大型动画,上述客户变动,对公司连续类动画项目订单的可持续性是否存在影响?

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除《凡人修仙传》《遮天》《故宫里的大怪兽》以外,对于连续性或系列类的游戏和动画项目,是否持续由公司提供3D内容制作;分析说明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是否具备持续获取订单的能力,是否存在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占客户的风险,并提供相关依据。

曾转型原创动画导致大额亏损

原力数字主要聚焦3D数字内容受托制作,简单来说,就是“代工”业务。其实,原力数字也曾发力原创动画的内容制作,但事与愿违,不仅未能实现转型,还造成公司大额亏损,这也是公司前次创业板IPO未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由原力数字自主创作、拍摄的动画电影《妈妈咪鸭》上映,该项目实际制作成本为2.32亿元,但总票房为3491.20万元,未能覆盖宣发成本,公司未实际分得票房分账收入。2018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3.39亿元;《妈妈咪鸭》项目亏损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合计超过3亿元。

图片来源:豆瓣

由此,原力数字对原创业务进行调整,终止开发《故宫里的大怪兽》项目外的其他原创数字内容创制项目。

对于创业板IPO终止原因,2024年7月,原力数字在申报挂牌新三板时回复问询函表示,前次申报报告期公司利润规模偏小且存在大额亏损,同时,原创数字内容创制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存在《妈妈咪鸭》动画电影于2018年在院线上映的情况。公司综合考虑当时的上市审核政策和形势、自身业绩情况及发展战略调整,决定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原力数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12亿元、5.03亿元、5.27亿元和2.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3.79万元、6911.53万元、8563.35万元和3893.1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报告期末,原力数字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7657.80万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原力数字表示,公司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但由于历史上累计未弥补亏损金额较大,尚无法完全弥补累计亏损,因此存在上市后短期内不能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拟募资规模较申报创业板时增加超30%

此次申报北交所上市,原力数字拟募集资金4.88亿元,相较前次创业板IPO拟募集资金3.59亿元,金额增加超过30%。其中,最大的募投项目为“原力数字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拟投资总额5.57亿元,其中拟使用募资3.64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述募投项目与公司2021年申报创业板时的募投项目“原力数字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在实施主体、地点和项目用途等的介绍一致,但申报创业板时相关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和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均为2.50亿元,相比之下,若实际为同一项目,则闯关北交所时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增加了约3亿元。

根据原力数字2024年7月回复内容,(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工程进度达到70.00%,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该项目预计于2024年年底前竣工验收。

此次申报北交所上市募投项目“原力数字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是否为此前申报创业板的相关募投项目?如果是,公司大幅增加投资金额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些还有待原力数字解释。

股权结构方面,目前,原力数字共有33名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赵锐,其直接持有公司12.14%的股份,并通过两个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公司18.12%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0.26%的股份表决权。

记者注意到,有多家机构(合伙企业)持股达10年以上,且部分合伙企业的合伙期限即将到期。

2011年3月,苏州华慧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华慧)等机构参与增资;2014年2月、2015年3月,芜湖领航基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领航基石)、珠海富海铧创信息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富海铧创)等股东先后通过受让股权成为公司股东,这些股东仍在公司股东名单中。

当然,也有部分股东在公司2022年5月终止IPO后选择退出。2022年12月,北京启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转让股权选择清仓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持股时间较长,部分股东的合伙期限即将到期。其中,领航基石、苏州华慧等共持有公司27.39%股份的股东的合伙期限将于2025年4月至12月先后到期;富海铧创等共持股11.30%的股东的合伙期限将于2026年3月至12月先后到期。

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股东合伙期限延期是否存在较大障碍,能否确保符合现行锁定期和减持规则要求,是否可能影响公司股权清晰稳定和经营稳定性。

对于北交所IPO相关事宜,2月17日及2月18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原力数字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